[佛法與書籍]彌勒淨土法門集介紹(五)介紹兜率淨土法門等(一)
[謹以此文補賀昨日(20231112周日)藥師琉璃光如來之聖誕]
--
[前言]
關於格主寫作這一系列文章的因緣
詳請參考格主余20231014(六)於本格所發表的「[佛法/書籍]彌勒淨土法門集介紹(一) 兜率淨土之殊勝」
https://blog.udn.com/barnabas/179970870
本系列的文章目前已經寫了四篇(不含本篇)
第二篇是20231024(二)所發表的: 「[佛法/書籍]彌勒淨土法門集介紹(二) 南公大慈神加序(含彌勒菩薩的一則故事)」
https://blog.udn.com/barnabas/180004426
第三篇是上上周一(20231030)所發表的「[佛法/書籍]彌勒淨土法門集介紹(三) 南公大慈神加序(二)(加序完)(彌勒菩薩的幾則故事)」
https://blog.udn.com/barnabas/180025071
第四篇是上周一(20231106)所發表的「[佛法與書籍]彌勒淨土法門集介紹(四)(適時應機的彌勒淨土法門等)」
https://blog.udn.com/barnabas/180047437
本篇是介紹成一法師的彌勒淨土法門集的第五篇文章
預計包括:「敬向學佛大眾介紹彌勒尊佛」(第三十三至三十六頁)
限於本文篇幅所限
本文預計只會介紹到「介紹兜率淨土法門」之前半(第三十七至四十八頁)
為求標題簡潔
因此本篇文章之標題省略「敬向學佛大眾介紹彌勒尊佛」
此外
為簡化篇幅
格主對原文有所刪減
標題符號及分段分句亦有所調整
尚祈成一法師、佛陀教育基金會及各位格友見諒!
另外
本系列之前四篇文章均係於格主之主要部落格UDN部落格首發
不過數日前格主突然發現無法在UDN發表獨立之新文章
(但仍能回應文章之留言)
因此本文將於格主之blogger(google之部落格)首發
( https://barnabasyu.blogspot.com/ )
造成讀者諸君不便之處
小弟在此表示誠摯之歉意!
[敬向學佛大眾介紹彌勒尊佛]
<佛教寺院供奉的神像及佛菩薩像之介紹>
在佛教大寺院裡供奉的神像及佛菩薩像很多
頭山門供奉著哼哈二將
天王殿是第二進
兩邊供著四大金剛
中間朝裡供的是韋馱天將
向外供奉的是一尊笑口常開的大肚彌勒佛
大雄寶殿是正殿
當中朝外大都是供奉三寶佛-
中釋迦牟尼佛
左藥師佛
右阿彌陀佛
兩邊供十八羅漢
中間向裡則供奉觀音菩薩
(格主按:三寶佛一般以為係東方藥師佛、中央釋迦牟尼佛以及西方阿彌陀佛,如果依照這方位,藥師佛似應在右邊,阿彌陀佛似應該在左邊,不知格主之理解是否有誤?!)
在這許多佛、菩薩和羅漢像當中
大家印象最深最具好感的
要算是那位笑臉迎人的彌勒佛了
以下成一法師向各位讀者介紹彌勒佛
<彌勒佛之介紹>
(之前四篇文章介紹過的部分原則省略,請見諒)
彌勒佛
現在應該稱他為彌勒菩薩
因為他現在還沒成佛
據彌勒下生經說
彌勒菩薩是釋迦牟尼佛的一尊大弟子
也是我們這個世界將來的一尊佛
彌勒是菩薩的性
他的名字叫阿逸多
彌勒阿逸多這名字翻成國語叫「慈無能勝」
據說他在很多劫之前原是一位修仙道的智光仙人
後來轉信佛教
他的皈依師父就是當時的慈氏如來
之後
他以專修慈心三昧而得道
所以就得了這一尊號
彌勒菩薩學佛的資格很老
他皈依三寶比釋迦牟尼佛早了四十劫(格主按,或四十二劫)
但是因為他慈濟眾生之心特甚的關係
所以他要在五十六億七千萬年以後才到我們這個世界來成佛
彌勒菩薩所奉行的是大乘佛法
他也一直用大成佛法去教化仲生
因此他跟我門中國人特別有緣
具歷史的記載
他曾三度在我國出現:
第一次是在六朝時代
他出生在浙江義烏地方
姓傅名翕
曾向梁武帝說過佛法
著作了兩部書
一部是信心銘
一部是法身頌
意境很高,傳誦千古
第二次是在五代時代
他現畫於福建的莆田
也有很多神奇的故事
第三次是在五代梁朝時代
硬化於浙江的奉化
就是大家熟悉的布袋和尚
名叫契此
還有個名字叫長汀子
他生成一副胖嘟嘟的樣子
講話總是前言不對後語
常常揹著一口布袋在街上走
他看到人們不能體會他的意思時
往往捧住他的大肚皮哈哈大笑
後來在梁朝貞元年某一天
他端坐在岳林寺的一塊大磐石上
說了幾句偈:
「彌勒真彌勒,分身千百億,時時示時人,時人自不識。」
之後他就無疾而終了
不過後來也有人在其他地方看到他
他還是背著那口布袋再向人討東西
人們從他那臨終時的偈語
以及他那時隱時現的神奇行蹤
才一致認定他是彌勒菩薩的化身
因此後來寺院裡塑造彌勒菩薩向時
總是把他塑成一副大肚皮、笑嘻嘻
身後帶著一口布袋的胖和尚樣子
就是根據這第三次的硬化身形而塑造的
[介紹兜率淨土法門]
<彌勒歷史>
智光經有云:
過去遠古時代有位彌勒如來(格主按,即前一部份提到的「慈氏如來」)
在眾華敷世界成等正覺時
有位智光明仙人聞古彌勒佛說慈三昧光大悲海雲經
起而問難
不為所屈
乃發心皈依
並誓願成佛
亦名彌勒
又其出生即不食肉
故號慈氏
又稱阿逸多
華語譯曰無能勝
謂菩薩慈心利生,沒有能勝過他的
菩薩初生時
即具足三十二種大人之相
聰穎超群
為欲度化父母族人
發心依佛出家
未久即能通達一切經典,從佛遊化
後在法華會上
助佛宣化
盟佛受偈
十二年後上升兜率
建立兜率天宮淨土
接引天宮行人,同歸法化
後將於娑婆時間
五十六億七千萬年下生娑婆世界
次補釋尊,示成佛道
龍華三會
杜人無數
(以下省略關於傅大士及布袋和尚之故事,蓋已於前述)
[兜率淨土]
彌勒菩薩於上升兜率天宮後
以其歷劫修業之福因
感得內院莊嚴淨土
彌勒上升經說
當彌勒菩薩盟佛受偈
上升兜率天宮內院之後
眾天子虔誠禮敬
發誓願已
即以寶珠天冠化成各種寶物及天宮殿
而為供養…
由於全文打字太花時間
因此如欲看上生精原文者
請參見: https://zh.wikisource.org/wiki/%E4%BD%9B%E8%AA%AA%E8%A7%80%E5%BD%8C%E5%8B%92%E8%8F%A9%E8%96%A9%E4%B8%8A%E7%94%9F%E5%85%9C%E7%8E%87%E5%A4%A9%E7%B6%93
經文中只是簡述兜率淨土的一切莊嚴
若廣說者
釋迦牟尼佛曾說:「窮一小劫,也難說盡」
<往生條件>
彌勒淨土的一切莊嚴
但看以上所說宮殿、寶渠、美妙音樂、諸莊嚴具等
可以說並不遜於極樂淨土
成一法師引用彌勒上升經做了一些整理
但是格主時間有限
沒辦法全部打出來
只能再加以簡化
不過格主不能保證依照格主以下簡化過的版本就一定可以進入彌勒淨土(同樣,也不見得一定要完全符合以下內容才能進入彌勒淨土!)!
:
「若復有人聞彌勒名,合掌恭敬,此人即能除卻五十劫生死之最。若有錢成淨裡彌勒菩薩者,即能除卻百億劫生死之罪。設不生天,未來,龍華樹下,亦得值遇,彌勒菩薩,發無上道心。但於以下五法,應當如實修行:」
第一、皈依三寶,精勤修諸功德,不損威儀。嚴持五戒…讀誦大乘經典。
第二、在家二眾,嚴持五戒之外,還應持八關齋戒。
第三、受具足戒,此指出加重而嚴,如沙彌(尼)的十戒,比丘二百五十戒,比丘尼三百四十八戒等,都要完全受持,方為具足。
第四、要身心精進,雖不斷結,但應以道莊嚴,如德六通。心存慈悲利濟眾聲,誓為眾生受各種苦,持念彌勒菩薩聖號,球院往生。
第五、要勤修十善業道,廣立眾生。此乃生天正因,讀誦彌勒上生經、下生經、諸大乘經,意念迴向,天宮淨土莊嚴,求願往生。
行者能依照以上五種法門,精進修持。不做異想、異行,誓願要與彌勒慈尊本願相應,即能如願往生。
另外
彌勒慈尊悲願無量,諸惡眾生,只要能潛心懺悔、發願,稱念彌勒菩薩聖號,臨命終時,也能蒙佛接引,如願往生。
(格主按,此點要求與基督信仰有異曲同工之妙!)
其實
按照經文顯示
往生彌勒淨土的法門太方便了
除前面所列幾項要則外
只要是在釋迦世尊佛法終結了佛緣
即使是一念善心,睹見佛像
奇人即使不知道竟信三寶
但能發心念彌勒聖號
將來也都可以隨願往生
還有一類修學大成佛法
發願救渡眾生的菩薩行者
臨命終時
有人勸他念彌勒菩薩聖號
一覺奉行
也能順利往生
總之
往生兜率淨土之易
讀了如下一段經文即可知其梗概
經云:
欲往生者,但能聞是菩薩大慈名稱,造立形象,以諸香花供具,誠心供養,禮拜,繫念。是人命欲終時,彌勒菩薩放眉間白毫大人相光,與諸天子,與諸曼陀羅華,來營此人,此人須於及德往生。職欲菩薩,頭面裡竟,未舉頭請,變得聞法,得不退轉。於未來世,得值恆河沙等諸佛如來。」
<淨土比較>
在佛教的大藏經裡
具體介紹佛國淨土的,有三部盛典:
一是大家最熟悉的,介紹西方極樂世界,無量壽淨土的阿彌陀經、無量壽經,和十六觀經;
其次是彌勒菩薩上升經、下生經、彌勒大乘佛經
那是介紹一見人就笑的彌勒菩薩兜率淨土及未來人間淨土的;
還有一種是我們比較陌生的維摩詰經,所介紹的阿閦佛國淨土,亦名妙喜淨土
彌陀淨土在西方極樂世界
離我們娑婆世界有十萬億佛土之遙
阿彌陀佛,今現在說法
阿閦佛的妙喜世界,離娑婆世界有一千佛剎那麼遠
彼佛今現在說法;
彌勒淨土離我們最近
在本土二十八重天中的第四天-兜率陀天內院
本書作者成一法師將三大淨土的往生條件比較如下:
欲生阿彌陀佛淨土
必須要信、願、行,
三資糧具備
執持彌陀聖號至一心不亂
盟佛接引乃可往生
唯上品上生者
乃能一生土即可見佛
中下品者須歷一生、多生、乃至十二大劫方得花開見佛
阿閦佛淨土往生條件比較方便
只須精修六波羅密
稱念彼佛名號
即得往生
一生彼國
即得見佛
彌勒菩薩之兜率淨土
往生條件極其方便
分為兩種:
一是現生天上淨土,
若有眾生不厭生死,樂生天者
欲為彌勒菩薩做弟子者
但能嚴持五戒、八關齋戒、菩薩戒、具足戒
身心精進,不求斷結,修十善法
思維兜率天宮,莊嚴妙樂,稱念彌勒聖號者,求願往生
是人臨命終時
彌勒菩薩放光接引,即得往生
二是往生未來人間淨土
此有兩條途徑
(一)是一班凡夫,現生命終之後,上升兜率天宮淨土。
(二)是留在人間,不厭生死輪迴,方便救渡眾生,待至彌勒下生成佛,皈依慈尊,即生人間淨土,參與龍華三會,親聞法要,盟佛受季。是十人受滿八萬歲。
成一法師比較以上三種淨土如下:
彌陀淨土距離遙遠
往生條件嚴謹
要具修參資糧
四十八大願行等
方得往生
屬易行道中的難行道;
阿閦佛淨土距娑婆較近
條件亦較方便
但仍需具修六波羅蜜
四弘誓願、自行清淨願、佛國清淨願等
十二大願亦說十八大願的細密功夫
亦可謂是易行道中的難行道
至於彌勒淨土
那就太方便了
其本願唯須眾生「薄淫怒癡」,成就「十善業道」
勤修功德、修戒定慧,三無漏行
念佛發願,即得往生
此佛本願,在積極建立人間淨土
所以較適合現代人間眾生之需求
這真是最方便的「徑中徑又徑」了!
[結語]
由於時間所限
本文只能簡短的分享到這裡(第四十八頁結束)
希望這次本系列的文章可以把這本書介紹完!
以上讀書筆記跟大家分享
祝各位格友平安健康
法喜充滿
福杯滿溢!
願 主耶穌基督的恩惠、 神的慈愛、 聖靈的感動常與我們眾人同在!
巴拿巴+_+
20231113(一)7:57 PM(台北DELL電腦時間)
文:Barnabas Yu/余慕德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