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精心得] 希伯來書第十一章(「因著信」)

本文支援出處請參考: https://blog.udn.com/barnabas/182495222 

--

各位格友平安,

格主今天(20250515周四)的研經進度是希伯來書第十一章(「因著信」)

經文有四十節之多

裡面除了提到很多以色列歷史上的信心偉人之外

也有許多膾炙人口的金句

由於時間有限

本篇鹽菁心得只能簡單的點出一些重點稍加說明

 

此外

由於時間有限等因素

所以格主在守護天使的指引下

除了和合本(中譯本)及新國際本(New International Version,英譯本)這兩個聖經版本

沒有閱讀任何研經工具書

在撰寫本研經心得時自亦未參考研經工具書

錯漏之處請大家多多包涵並不吝指教!  

 

1.    第一、二節說:「信就是所望之事的實底,是未見之事的確據。(第一節) 古人在這信上得了美好的證據。(第二節)」。這兩節經文至少有兩件事情值得一提。首先,第一節是聖經最有名的金句之一,不過和合本的翻譯不是很好理解,如果參考新國際本的藝文:Now faith is being sure of what we look for and certain of what we do not see.”就好理解多了。第二,第二傑說「古人在這信上得了美好的證據」乍看之下也不是很好理解,不過如果參考新國際本的譯文:This is what the ancients were commended for.”,也就是古人就是因為他們的信心得著稱讚,應該比較好理解。

 

2.    第四節說:「亞伯因著信,獻祭與 神,比該隱所獻的更美,因此便得了稱義的見證,就是 神指他禮物作的見證。他雖然死了,卻因這信,仍舊說話。」這一節經文解釋了創世紀第四章所提到亞伯的供物被 神接受,該隱的供物則不被 神所看中的原因。

 

3.    第六節說:「人非有信,就不能得 神的喜悅;因為到 神面前來的人必須信有 神,且信他賞賜那尋求他的人。」這一節經文也是聖經裡有名的金句,強調了信心對得救的重要性,而且說明信心的兩重內涵:信有 神,而且信 神賞賜尋求他的人。

 

4.    第七節說:「挪亞因著信,既蒙 神指示他未見的事,動了敬畏的心,預備了一隻方舟,使他全家得救。因此就定了那世代的罪,自己也承受了那從信而來的義。」這裡說挪亞「定了那世代的罪」,何以如此?管見以為,可能是因為挪亞隊 神的信心,反襯出其他人對 神的不信。說得更淺白一點,假如挪亞隊 神也沒有信心,就代表當時的是人沒有一個對 神有信心,這代表 神的要求可能過高是全部的是人都無法達到的,可是挪亞對 神的信心證明了 神的要求不是過高,還是有人對 神有信心,因此其他沒信心的人就都被定罪了。

 

5.    第十一節說:「著信,連撒拉自己,雖然過了生育的歲數,還能懷孕,因她以為那應許她的是可信的。」這一節其實有點值得思考的,因為根據創市際的記載,撒拉在神應許她會生下孩子的時候,她的反應是暗笑與不信的(參見創世紀第十八張)。就此至少有兩種解法:第一種解法是撒拉一開始雖然暗笑與不信,但是她後來相信了;第二種解法,依照新國際本本文,是翻成because he considered him faithful who had made the promise(但是附註有提到because後面的he亦可翻成she),那這裡相信 神應許的就變成亞伯拉罕(雖然亞伯拉罕之前聽到這個應許時的反應也是暗笑,參見創世紀第十七張)

 

6.    第二十四至二十六節說:「摩西因著信,長大了就不肯稱為法老女兒之子。(第二十四節) 他寧可和 神的百姓同受苦害,也不願暫時享受罪中之樂。(第二十五節) 他看為基督受的凌辱比埃及的財物更寶貴,因他想望所要得的賞賜。(第二十六節)」第二十六節提到摩西「為基督受的凌辱」有點難解,根據小弟目前的管見,至少有兩種解法,第一,摩西在某程度上預表耶穌,因此,她所受到的凌辱可以視為位基督受的凌辱。第二,摩西帶領以色列百姓出埃及,而耶穌基督的肉身出自出埃及的以色列百姓後代,所以摩西為了帶以色列百姓出埃及所受的凌辱也可以稱為為基督所受的凌辱。

 

以上幾點簡單的讀經心得跟大家分享!

 

祝各位格友平安健康

周四愉快

法喜充滿

福杯滿溢!

 

願 主耶穌基督的恩惠、 神的慈愛、 聖靈的感動常與我們眾人同在!

 

巴拿巴+_+

20250515()2:37 PM(台北DELL電腦時間)(原文發表於UDN部落格支時間)

 

:Barnabas Yu/余慕德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愛情歌劇 雅歌精華]新書入手與雅歌的十種解釋方法!

[時尚/香水] 昨天的試香經驗(Le Labo及Malin+Goetz)

[時尚/香水]馨香入手(ck one)及與潘海的皇家橡樹之比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