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經心得] 雅各書第四章(「你們要順服神」及「勿為明天誇口」)
本文支援出處請參考: https://blog.udn.com/barnabas/182392191
--
各位格友平安,
格主今天(20250503周六)的研經進度是雅各書第四章(「你們要順服神」及「勿為明天誇口」)
這一章京文雖然只有十七節
但是值得思考的地方卻有很多
本篇鹽菁心得只能就部分重點加以說明
此外
由於時間有限等因素
所以格主在守護天使的指引下
除了和合本(中譯本)及新國際本(New International Version,英譯本)這兩個聖經版本
中文的鹽菁工具書只閱讀了尋到本聖經
沒有閱讀其他的中、英文研經工具書
在撰寫本研經心得時亦未參考研經工具書
錯漏之處請大家多多包涵並不吝指教!
1. 第二、三節說:「你們貪戀,還是得不著;你們殺害嫉妒,又鬥毆爭戰,也不能得。你們得不著,是因為你們不求。(第二節) 你們求也得不著,是因為你們妄求,要浪費在你們的宴樂中。(第三節)」這兩節中的「你們得不著,是因為你們不求。你們求也得不著,是因為你們妄求」是聖經中的著名金句,常常被引用來說明為什麼基督徒的禱告未獲
神應允,也就是自私的禱告 神不會應允。就此,有解經家說明基督徒的禱告或多或少都會有自私的成分,但是神是慈悲的,還是可能會應允這些禱告,可是如果一個人的禱告完全是出自自私的動機,那
神就不會應允這樣子的禱告了。
2.
第四節說:「你們這些淫亂的人(原文是淫婦)哪,豈不知與世俗為友就是與 神為敵嗎?所以凡想要與世俗為友的,就是與 神為敵了。」這裡的「世俗」新國際本翻成world。這裡也可能有人提出一個問題,就是約翰福音第三章不適說 神愛世人,甚至將他的獨生子賜給他們,而這裡的「世人」新國際本也翻譯成world,那兩者是否有矛盾呢?根據解經家的看法,”world”當作是人的意思的時候,我們要跟 神依樣愛他們;但是當world被解讀成與真理相反的世俗觀念的時候,我們要反對他們。
3.
第五、六節說:「你們想經上所說是徒然的嗎? 神所賜、住在我們裡面的靈,是戀愛至於嫉妒嗎?(第五節) 但他賜更多的恩典,所以經上說: 神阻擋驕傲的人,賜恩給謙卑的人。(第六節)」第六節的出處根據新國際本的附註是箴言第三章,但是第五節的出處新國際本沒有點名,擇期出處維和?值得思考。
4.
第十一、十二節說:「弟兄們,你們不可彼此批評。人若批評弟兄,論斷弟兄,就是批評律法,論斷律法。你若論斷律法,就不是遵行律法,乃是判斷人的。(地十一節) 設立律法和判斷人的,只有一位,就是那能救人也能滅人的。你是誰,竟敢論斷別人呢?(第十二節)」這兩節至少有兩件事情值得一提。首先,地十一節中斷說的「人若批評弟兄,論斷弟兄,就是批評律法,論斷律法。」很難解,因為人如果批評、論斷別人,應該是適用律法來批評論斷,因此為什麼說我們批評論斷別人的時候變成批評、論斷律法呢?有解經家指出,人在批評、論斷弟兄的時候,就是將自己置於愛的律法之上,可供參考。再者,第十二節說「設立律法和判斷人的,只有一位」,由於設立律法的是耶和華上帝(至少舊約律法是如此),但是判斷人的(審判官)根據新約聖經是耶穌基督,但這結晶文說「設立律法和判斷人的,只有一位」,所以這結晶聞某程度上也可以做為三位一體教義的根據(耶和華上帝與耶穌基督是一體的)。
5.
第十七節說:「人若知道行善,卻不去行,這就是他的罪了。」針對這一節,至少有兩件事情值得一體。首先,如果依照世俗法律理論,這一節是課以世人作為(行善)的義務,所以「人若知道行善,卻不去行,這就是他的罪了。」是一條不作為罪惡的律法基礎。再者,有解經家指出,人若知道行善卻不去型,那時我們就知道我們離
神的標準有多遠,也會因而產生罪惡感。
以上幾點讀經心得跟大家分享!
祝各位格友平安健康
周末愉快
法喜充滿
福杯滿溢!
願 主耶穌基督的恩惠、 神的慈愛、 聖靈的感動常與我們眾人同在!
巴拿巴+_+
20250503(六)10:07 AM(台北DELL電腦時間)(原文發表於UDN部落格之時間)
文:Barnabas Yu/余慕德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