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心得]「神學的故事」第八章「羅馬帝國國教呼之欲出」 教會蛻變三因素(一)

本文支援出處請參考: https://blog.udn.com/barnabas/180954254 

---

[前言]

 

各位親愛的格友平安,

 

今天(20240826周一)小弟要繼續介紹「神學的故事」(The Story of Christian Theology)這本書的第八章前半

關於這本書的簡要介紹請參考小弟於20240526()所發表的[讀書心得]「神學的故事」(The Story of Christian Theology)之開鑼():

https://blog.udn.com/barnabas/180654583

小弟於20240529()所發表之: [讀書心得]「神學的故事」(The Story of Christian Theology)之開鑼()()」,請參考: https://blog.udn.com/barnabas/180662662

小弟於20240605(周三)所發表之「[讀書心得]神學的故事第一章():以諾斯底主義為中心」,請參考:

https://blog.udn.com/barnabas/180686058

小弟於20240608()所發表之: [讀書心得]「神學的故事第一章」()()(孟他努及克里索)」,請參考:

https://blog.udn.com/barnabas/180697416

小弟於20240609()所發表之: [讀書心得]「神學的故事」第二章:使徒後教父之教訓()-革利免、十二使徒遺訓、伊格那丟」,請參考:

https://blog.udn.com/barnabas/180699322

小弟於20240610()所發表之「[讀書心得]「神學的故事」第二章:使徒後教父之教訓()()-以黑馬牧人書為中心」,請參考:

https://blog.udn.com/barnabas/180700580

小弟於20240616()所發表之「[讀書心得]「神學的故事」第三章「踏著希臘哲學的肩膀前進()以游斯丁為中心」,請參考:

https://blog.udn.com/barnabas/180720932

小弟於20240624()所發表的[讀書心得] 「神學的故事」第三章「踏著希臘哲學的肩膀前進」()()雅典那哥拉與堤阿非羅,請參考:

https://blog.udn.com/barnabas/180749574

小弟於20240704()所發表的[讀書心得]「神學的故事」第五章「站在哲學天平的兩端」()醉心哲學的革利免,請參考:

https://blog.udn.com/barnabas/180781991

小弟於20240714()所發表的[讀書心得]「神學的故事」第五章「站在哲學天平的兩端」()拒絕哲學的特土良,請參考:

https://blog.udn.com/barnabas/180811968

小弟於20240816()所發表的[讀書心得]「神學的故事」第六章「俄立根留下令人頭痛的遺產」(),請參考:

https://blog.udn.com/barnabas/180921401

小弟於20240818()所發表的[讀書心得]「神學的故事」第六章「俄立根留下令人頭痛的遺產()(),請參考:

https://blog.udn.com/barnabas/180926454

 

今天要繼續介紹本書第八章前半(跳過第七章關於居普良與主教職權的部分)

第八章的中文版的標題為: 羅馬帝國國教呼之欲出 教會蛻變三因素:組織化、信經出現、正典定案

今天介紹組織化以及信經出現兩部分

下一篇再介紹正典定案

 

[第八章之前言]

 

早期基督教的蛻變是由三個主要發展因素所構成

包括以主教為中心的階層架構發展成形

簡述基督徒必要條件的信經出現

以及基督教聖經正典的身分定案

這些發展因素都不適在第三世紀開始發展或完成

但是最終形貌在第三世紀間都呼之欲出

 

若沒有一些組織架構

任何人藉著如簧之舌與靈恩天賦就可以顛覆教會的教導

所以教會必須出現強有力的領袖

此外

因為有主教出錯的問題

教會被迫發展出很強勢的階級組織、信經與信仰告白、以及一套基督教聖經正典

(第一四三、一四四頁)

 

[Super長老」從此產生]

 

在基督教歷史的很早期

大多數教會都會遴選一位長老做主教

就是一種「超級長老」

在教會拓殖的情況下

母會的主教常常兼做子會的主教

到了第三世紀末期

羅馬城裡有四十個獨立的會眾群體,分成數個教區,都由同一位主教所領導

此外

主教逐漸取得特殊的靈性地位

它們可以宣告誰屬於大公、正統的教會

以及誰是異端與罪不可赦的罪人

這個發展有時候稱為「教會的教權化」(clericalization)

在第三世紀中期自認為教宗的羅馬主教高乃略(Cornelius)

在羅馬有一百五十五位不同職稱的聖職人員在他手下做事

 

當教會教權化之後

平信徒角色的重要性大幅降低

崇拜儀式變得更正式

補贖系統更苛刻

這兩個系統變成神職人員的私有疆域

以前平信徒可以(在崇拜中)說預言或是演唱自己做的曲子

甚至可以替人施洗

但漸漸都不同了

(第一四五、一四六頁)

 

[主教之上還需要另一個權威]

 

主教議會驅逐主教第一個例子在西元二六八年發生於安提阿

有一群鄰近安提阿教區的主教審核一位「撒摩撒他的保羅」主教的教導

這個保羅教導一種後來名為四子論(adoptionism)的基督論

他認為正在發展的三位一體的教義包含子神的永恆神性會威脅到基督教的一神主義

因此他說耶穌基督世盟神認養為兒子的特殊人類

他把耶穌基督置於所有人類之上與神之下的某一個地位上

西元二六八年發生於安提阿的主教議會譴責這位保羅的教導

並且罷免他擔任撒摩撒他主教的地位

雖然這個議會沒有強制執行其決議的能力

但是撒摩撒他的保羅的同路人尊重議會

把它給解職了

(第一四七、一四八頁)

 

[放諸四海皆準,信經出現了!!]

 

私下或是在議會中

主教評判神學正確性的標準是什麼呢?

由於教會初期教會還沒有一本一致公認的聖經正典

主教們只能訴諸於不成文的傳統

 

在第二世紀晚期或是第三世紀早期

有人根據羅馬基督徒的格言

製作了所謂的<使徒信經>

在早期的時候

他被叫做<古羅馬信條>

(信經內容省略,有興趣的格友可以上網搜尋)

 

這個信經有一個基本形式

在特土良著的On the Veiling of Virgins中面世

時間大約在西元兩百年左右

這個信經的完整形式與官方的認可是在神聖羅馬帝國(或者法國的拉丁王國)查理曼皇帝(Charlemagne)的時候發生

時間大約在西元八一三年左右

使徒信經在第三世紀就已經被廣為接受

在第四世紀

又出現了尼西亞信經或尼西亞君士坦丁堡信經

將使徒信經有些曖昧的經文詮釋清楚並強調其中隱含的三位一體教義

對許多基督教會而言

使徒信經以及尼西亞信經是很權威的信仰敘述

甚至在十六世紀更正派的改教時期

大多數改革派係與其領袖都贊成這些信經

甚至認為不承認這些信經的改革者為異端

(第一四八至一五一夜)

 

[結語]

 

由於時間的限制

神學的故事的第八章前半就簡單介紹這裡

下次再介紹本書第八章後半(關於基督教正典形成)的部分

 

聲明:本系列文章內容絕大部分都是「神學的故事」乙書中文版的濃縮摘要,係為協助建造主內肢體並推廣該書而寫作,在此特向本書之作者、譯者及出版社致謝。如果本書之作者、譯者及出版社認為本系列文章有侵害其著作權之疑慮,敬請來訊聯絡,自當將本系列文章下架或為其他適當之處置。

 

祝各位格友平安健康

夜晚愉快

法喜充滿

福杯滿溢!

 

願 主耶穌基督的恩惠、 神的慈愛、 聖靈的感動常與我們眾人同在!

 

巴拿巴+_+

20240826()8:37 PM(台北DELL電腦時間)(原文發表於UDN部落格之時間)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愛情歌劇 雅歌精華]新書入手與雅歌的十種解釋方法!

[時尚/香水] 昨天的試香經驗(Le Labo及Malin+Goetz)

[佛法]彌勒上升經簡要心得(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