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精心得] 但以理書第六章(「但以理在獅子坑中」)
本文支援出處請參考: https://blog.udn.com/barnabas/183127213 -- 各位格友平安, 格主今天 (20250731 周四 ) 的研經進度是但以理書第六章 ( 「但以理在獅子坑中」 ) 本章有二十八節 篇幅算是中等偏短 本章記載但以理在獅子坑中受 神保護而平安脫離獅子口的故事 這也是聖經膾炙人口的故事之一 由於時間有限等因素 本篇鹽菁心得只能點出本章的部份精華內容稍加說明 此外 由於時間有限等因素 所以格主在守護天使的指引下 除了和合本 ( 中譯本 ) 及新國際本 (New International Version ,英譯本 ) 這兩個聖經版本 研精工具書只參考了 CNV 研讀本聖經 ( 也因此間接讀到一點聖經新譯本這個較新的中文譯本 ) 在撰寫本研經心得時未參考研經工具書 ( 憶及連 CNV 研讀本聖經都未參考 ) 錯漏之處請大家多多包涵並不吝指教 ! 1. 第一節至三節說 : 「大利烏隨心所願,立一百二十個總督,治理通國。 ( 第一節 ) 又在他們以上立總長三人(但以理在其中),使總督在他們三人面前回覆事務,免得王受虧損。 ( 第二節 ) 因這但以理有美好的靈性,所以顯然超乎其餘的總長和總督,王又想立他治理通國。 ( 第三節 ) 」這三節至少有兩件事情值得一提。首先,第一節說的大利烏是誰呢 ? 因為並沒有聖經以外的文獻提到波斯王大利烏,而且根據通說,瑪代波斯帝國的創立者是古列王,所以有很多人認為這是聖經錯誤的記載。根據部分解經家的看法,這不見德代表聖經但以理書相關記載是錯誤的,因為可能有兩種解釋方法。第一種解釋方法,大利烏是古列王的王浩,所以大利烏跟波斯王古烈士同一個仁。這是最可能的解釋 ( 參見第二十八節及第四點 ) 。第二種解釋,大利烏是背叛尼布甲尼撒王投靠波斯的將軍加巴魯,加巴魯投靠波斯後,被派統治波斯由巴比倫帝國取得的領土。第二,但以理在波斯帝國吞併巴比倫帝國時應該已經八十餘歲 ( 他是西元前六零五年被擄到巴比倫,波斯併吞巴比倫是在西元前五三九年,但以理已經被擄六十六年 ) ,而波斯王大利烏當時則是六十二歲 ( 參見 5:31) ,部論是國王...